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新闻

第十六届漯河食博会16日恢弘帷幕 工农互动奏响和谐乐章

时间:2012-05-14   

好展会网

  五月的漯河,繁花锦簇,万商云集。第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将于16日开启恢弘帷幕。

在这场华美的行业盛宴上,引领美食潮流的“漯河制造”将再次聚焦中外客商的目光,给食品之都增添新的光彩和荣耀。

“漯河制造”擎起产业龙头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开时节又逢君。盛会之际,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将莅临第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的消息,让沙澧大地春潮澎湃。

漯河人回忆起上届食博会期间,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漯河调研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深受鼓舞。卢展工书记的重要讲话仍在耳畔回荡。

卢展工书记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是核心,也是希望。走好这条路子,食品产业是很重要的连接点。我们要通过发展壮大食品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说:“书记出题目,漯河做文章。食品产业一肩挑两头,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卢展工书记发展食品产业的新理念是心系民生、统揽全局的重大战略思考。作为食品名城的漯河,要向省委递交一份出色的答卷,让‘漯河制造’成为助推‘三化’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

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漯河市不断发展壮大食品产业,“庄稼地里长出工业大树”。目前,全市已经形成4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各类食品500万吨;年加工生猪1600万头,占全省的30%,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加工粮食420万吨。已形成肉类、粮食、饮料、休闲食品、果蔬加工五大产业链,食品种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

工农互动奏响和谐乐章

“漯河制造”的全面提速,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迅猛发展。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彩对接。在这条庞大的产业链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奏响着共同发展的和谐交响曲。

从2003年开始,漯河市发挥食品工业的产业优势,强力实施了旨在以工助农的“三大工程”。

“双汇产业化工程”。以双汇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办法,引导龙头企业在农村建基地、连农户,带动现代种养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573个,2011年全市生猪出栏337万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带动农民增收20多亿元。

“优质粮食种植工程”。以南街村、雪健等粮食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单农业”,促进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催生出一批优质粮高产示范田,现已建成万亩方16个,10万亩以上3个,全市优质粮种植面积占播种面积的90%。

“无公害蔬菜种植工程”。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无公害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购价格,形成一体化经营。目前,全市获得省级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3.82万亩,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792公斤,是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的1.8倍。

“三大工程”的实施,使农业成了食品工业的“第一车间”,带动全市近40万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行列,近60万农民就地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增收大幅度提高。

项目建设重在破解“四难”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凭借着食品产业的发展提升,漯河市正努力求索破解“四难”的生动答案。

漯河市市长曹存正说,经济全球化孕育着食品产业的重大机遇,在品牌经济的坐标系里定位漯河,在世界经济的大格局里谋划漯河,在会展经济的新模式里提升漯河。近年来,漯河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投资“洼地”,通过靠大联大战略重组,通过会展经济进行产业对接,搭建招商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提升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第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前夕,全球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美国嘉吉公司投资的果糖项目落户漯河。这是该市入驻的第12家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市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积聚效应,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食品行业百强企业落户漯河,目前,六大产业集聚区已进驻国内外500强企业近30家,进驻项目600多个,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吸纳就业劳动力10万多人。

“漯河制造”气势如虹,食品之都魅力四射。伴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铿锵脚步,享誉四方的中国食品名城正在形成“大企业领军,产业链延伸,群体性崛起”的食品产业发展格局。(来源:河南日报)


(好展会网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