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新闻

化解盈利难 须“内外兼修”

时间:2012-08-22   

好展会网

我国船舶行业在连续11年实现利润的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利润下降的情况——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出了一个信号:盈利难正成为高悬之剑刺痛着船企的敏感神经。业内专家表示,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普通船型的盈利空间正日益缩小,船企建造这类船舶大多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而高端新技术船舶的价格比较坚挺,造船企业要接到价格较好的订单,必须以新技术的使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因此,船企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开发和优化船型,对外要积极与韩、日船企争夺高端新技术船舶市场中的“蛋糕”,对内要积极“抱团”过冬,打破产业链上单一的供配模式,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化解盈利难困局。

 

       追根溯源,导致船企盈利难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航运市场疲软,国际主要航运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从而使新船市场需求萎缩、船价下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同时,全球船舶融资出现紧缩,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对船企经营业绩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大部分船企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承建的高价船现已基本交付完毕,金融危机爆发后承建的低价船逐步进入交付期,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等压力不减反增,船企利润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外,随着同质化竞争进入白热化,船企之间相互“压价”的现象屡屡出现,直接导致船价“跌跌”不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正是这些内忧外患,不断挤压着船企利润空间,并将部分船企逼入亏损的境地。

 

       那么,船企如何才能突破盈利难困局呢?业内专家建议,首先,船企要打好技术创新牌,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满足需求向引领需求转变。韩、日船企一直坚持实施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战略,根据市场需求提前做好船型开发工作,这些做法在眼下已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近两年全球大部分高端船舶订单都落入他们手中。因此,国内船企在做好现有船型优化升级工作的同时,还需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紧扣国际海事新规脉搏,围绕高效、绿色、节能等关键点进行研发,打造“精品船型”,从而增强接单主动权,为提高效益打好基础。

 

       其次,要打好“抱团取暖”牌,改革单一的配套产品供配模式,与配套企业缔结战略同盟,采取“共同接单、整船供配”模式,谋求双赢。这一模式可打破造船企业和配套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双方的联系更为紧密,不仅造船企业可方便、及时、稳定地得到配套产品,而且有的船配企业还可参与造船企业的设计、接单和相关研发工作,帮助其测算成本,并按照造船进度及时供货,减少其库存,缓解其资金压力。对船配企业来说,通过为造船企业及船东提供固定的或批量化船配产品,可以稳固自身产品的销售渠道,规避同行之间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提高企业利润率,激发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打好降本增效牌。当前船企之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成本的竞争。船企要在低毛利甚至负毛利中挤出一定的利润,就要从内部管理找突破口,深入推进成本工程,建立成本倒逼机制,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加强财务资金管理和内控管理等。

 

       当前船价已降至成本线上下,这对于广大船企来说是一个事关生死的考验。大家必须义无反顾地在科技创新、生产经营、盈亏平衡、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采取强力且有效的措施,加快行动,全面提升盈利能力。
 


(好展会网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