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曝光台

[转]谁在骗?谁受骗?谁来管?

时间:2010-02-03   

好展会网】 转自:中国展览杂志<br /><br />为何如此嚣张?<br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将“骗展”分为这样三类:一类是招展不力,不能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其他原因,主办方临阵脱逃,参展商无法参展,也找不到主办方;另一类是主办方在文字资料上故意模糊名称、地点,言语上直接欺骗参展商,使其相信自己参加的是该行业内某一个知名度大的展会,实际上参加的是效果大相径庭的另一个;第三类是直接冒充某个知名展会的主办方进行招展,拿到钱之后逃之夭夭,使参展商无处可寻。现实中,这三种类别的界限不是很明显。<br />  “事实上,很多骗展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几年前曾对媒体表示,大多数骗展的初衷并非如此。他说,自己曾在厦门针对骗展问题做过调查,很多展览公司一开始还是想把展会做好,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展览的主题或是展览公司的招商情况不好,原定的规模达不到,不能收回费用,而前期已经投入很多,主办方没有勇气承担损失,只好溜之大吉。沈院长所说的情况属于第一种,但是某些公司一年换一个行业招展,而且都是冒名该行业内顶级的展览会名称,甚至被吊销执照之后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名称继续行骗,这恐怕就是“专职”骗展了。<br />  目前没有详细的统计每年有多少骗展事件,但是就记者整理的和知道的案例来看,一些大展几乎悉数中招:北京汽车展、北京服装展、上海汽车展、北京印刷展这些在汽车、服装、印刷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展会均遭遇克隆。最近北京华港公司高层领导颇为恼怒,因为就综合部经理胡俊梅手头收到参展商反馈的资料来看,除了中装华港的建博会之外,北京华港旗下的数十个展会也几乎全部遭遇骗展。“印刷展、石材展、光电展、家具展,你看看,一个没有落下。这也太猖狂了一点。”胡俊梅说。现在有上海和北京七八家公司分别在冒用华港在北京和上海的数十个展会名称进行招展。据她介绍,最近华港每个项目部都打电话、发传真通知了自己所有客户,提醒他们以免上当。“这严重影响了华港的名誉,也影响了参展商对展览会的信息和信任度。以后招展可能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再说了,如果展商已经(给骗展公司)交钱了,我们心里也很不好过,也不好意思让他们再重新掏钱,比如要给打折什么的,这也是我们受到的最直接的损失。”<br />  骗展之所以如此横行,是因为他能够以小成本,几乎是零成本获得巨额的利益。展览行业本身就成长迅速并且利润丰厚,而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展会的管理和保护相对滞后,使得展会骗子们有空子可钻;另外,参展企业对展会运作不熟悉,对展会信息不明确,缺乏警惕心也使得展会骗子屡屡得手进而愈演愈烈。<br />  怎么办?<br />  那么,一旦遇到骗展,应该由哪些单位(团体)通过哪些方式来合法维权呢?总而言之,威权主体可以是参展商、被冒用展会主办方,维权方式可以通过公安、工商和司法三种方式。<br />  参展商是骗展行为中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对于参展商来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当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但是,据北京朝阳区工商投诉热线合同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向工商部门举报的前提是你能找得到骗展公司,而且提供足够的证据说明其欺骗行为,如果该公司已找不到或者证据不齐全,那工商部门就无能为力,而工商部门的处理办法往往是调解退费。如果找不到对方,就得向公安部门以诈骗罪报案,依靠国家权力机关系统来寻找对方。如果要寻求最彻底的方法,让其不能骗了今年骗明年,或者重新注册一个名字接着行骗,以诈骗为由向公安部门报案是最有效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数额巨大(3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2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事实上,来参展的企业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来的,他们人生地不熟,在当地滞留一天的成本很高,而且一般的展位费也就几千元,耗时耗力又花钱很不划算,所以一般参展商最多也就是闹一闹,并不能坚持到底。而很多骗展公司也是明白这一点,欺骗行为败露后,面对愤怒展商的法宝就是“忍”,忍过了这几天展会,展商住的酒店到期了,机票要退也要花一笔手续费,所以最终结果必然是不了了之。而且,展商来自各地,很难团结起来联名使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而报案。<br />  另外,对于第二种骗展形式来说,参展商举证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一般来讲展览会的名称并不能注册并受保护,所以谁都可以使用这个名字,况且一些狡猾的骗子往往利用展商粗心大意的弱点,在很长的展会名称上做细小的改动,是为“障眼法”:“装备”与“设备”、“国际”与“中国”、“及”与“和”、“技术”等词语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地方。再加上举办地点模糊法和举办时间雷同法,一旦需要取证,对方完全可以说,我并没有说是某某展,我只是和某某展同期举办的另一个展会而已,你拿出证据来。往往这个时候展商才傻了眼。而在展商电话咨询时,对方承认并一再强调就是大名鼎鼎的某某展,但当时哪个展商能如此有先见之明录下这些对话呢?<br />  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展览部主任鲁梦铭曾表示,在时间接近、地点接近的情况下办一个类似的小展会,并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将其取缔。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要这个展会不违反国家法律,没有欺诈行为,谁也无权将其取缔。这种说法完全合情合理,骗子们也正是明白这个“理”,展商维权的核心就在于找其“欺诈行为”的证据。但事实上是,骗子事先已经考虑好了一切,千方百计为展商的“求证”制造困难。<br />  相比参展商,被冒名展会主办方要维权,在操作上困难更大一些。因为作为主办方,只能通过司法程序或者通过工商部门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来告对方。众所周知,“不正当竞争”事实的判定是很复杂而且微妙的,远远不及“诈骗”来得直接和有效。其难处也在取证上,情形同参展商。胡俊梅经理很无奈地说,上海一家冒用他们汽车配件展名义招商的公司非常“嚣张”地打电话过来说,我就是要在你展会旁边租一块地方来办我自己的汽车配件展,凭什么只准你办不许我办,凭什么说我是骗子,我就是借你的光又怎么样……面对如此大规模地被冒名,胡俊梅也有些无可奈何,她从公司法律顾问那里得来的建议就是:只能以“不正当竞争”来告,但是要做好举证,这一点比较难,而且要做好不一定赢的心理准备。<br />  整体上来说,无论从参展商还是被冒名展会主办方来看,维权都有路可走,只要铁了心要讨个公道,骗子也无处可钻。但是,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它的行为要考虑投入和产出,如果花的人力、物力、财力远远超过了最终维权成功的所得(即使按照最乐观形势估计),那么,恐怕只得忍气吞声了。<br />  曾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对养路费进行问责的公民建议书而出名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周泽表示,企业参展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它必须对此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一旦不慎上当受骗,几家参展商联合起来以诈骗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是最彻底的手段,而直接向工商部门投诉则是最便捷的方法。<br />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展览业目前这种骗展横行的状况跟中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时假货充市的情形有些类似。有些事情并不是完全能够利用法治、行政等手段完全解决得了的,而商业骗子也正是盯住了这一点。这时候需要一个民间组织,比如协会,对参展商进行这方面的风险教育,设立一个类似于消费者热线一样的投诉热线专门处理、调解、维权,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尽快完善起来。参展商或者被侵害的主办方单打独斗费力,司法部门、权力机关和工商部门有操作难度,这时候民间力量,或者有政府支持的民间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br />  记者手记<br />  不经历受骗的过程,不知道血汗钱打水漂的切肤之痛,但是对于骗子们来说,那种不用付出太多成本就可以直接点钞票的快感是无可比拟的。一次次报道类似的骗展事件,记者有时候觉得特别无奈:报道了,曝光了,管什么用?受骗的依旧受骗,行骗的还在行骗。正如人家说的:“谁都不怕,这个名声坏了,将来换个名头继续做展览,在首都办展不怕招不到参展商。媒体曝光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每每下笔,而且还提心吊胆地想:参展商准备这么对付他们的,可是这个情况该不该写呢,会不会骗子们拿去研究研究又想出什么招数来?矛盾的很!无奈的很!<br />  参展商:教你几招识别骗子<br />  企业参展切记要充分做好参展前的准备和调查工作,不要贪图便宜或急于参展。参展商选择展会需考虑两个方面:<br />  一是展会的主题跟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完全对口,展会邀请的观众是否正是自己的目标客户或者潜在客户。<br />  二是展会主办、承办方的实力如何,是否能保证本行业内尽可能多的企业参展,而且需囊括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是否能将观众邀请工作做细致,保证展会现场有高水平的专业观众。<br />  为了防止受骗,需做到“一核”、“一查”和“三问”、“一不问”。<br />  所谓“一核”是指仔细核实展览会的名称(对一些容易模糊的字词要特别注意,“博览会”和“展览会”一字之差就是两个不同的展会)、主办方、承办方、展出时间、展出地点,任何一个方面跟你事先知道的著名展会不同,这中间可能就会出现问题。<br />  “一查”,主要是通过网络多了解展会信息。现代社会信息非常发达,可以通过专门的会展网站查询某个行业里比较出色的展会,一旦有参加某个展会的意向,可以搜索该展会所有的资料,包括历届参展商名录,展会主题分类,展会面积,专业观众人数等进行分析。<br />  “三问”,一是通过相关渠道,比如展会举办地的该行业协会,询问展会的情况;二是向当地工商部门了解主办企业的登记情况和展览会注册情况;三是向业内同行询问是否参加过该展会,情况如何。<br />  “一不问”是指不要打宣传资料上的电话直接询问。如果这是一个展会骗子,他会编造所有的谎话把你的各种疑虑打消。但是可以在信息掌握比较全的时候通过宣传资料上的联系方式向其索要:<br />  1.上一届的会刊,可以看完再还给他,邮费自己出。如果有问题的话一般都说没有或者借口已经发完了,但事实是只要有会刊,主办方肯定会留底。没有的原因可能是参展的单位少,没有印或者少得拿不出来。<br />  2.让对方提供上一届的开幕式和展会期间的一些DV或者照片,分析人流量和展位量(注意提防用别的展会画面来冒充),如果还没有就要有充分的警惕性。<br />  3.新一届安排好的展位图。如果收到对方给你的展位图,你会发现很多打交叉的(一般是推销人员自己画上去的),而且还故弄玄虚地和你说只剩下几个好位置给你留着,说自己现在也有几个客户有订剩下这几个“为数不多”的意向,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急,不要因其打乱你的质疑思路。要永远记住展览的游戏规则:成功的展览会是你主动报名参加而不是它主动来找你,而且这类的展会价格是越来越高,且一般不打折。
(好展会网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